• 最新中文字幕免费看影视_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电影_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湖南临湘竹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实践
    来源:发改局   日期: 2024-08-29 15:10
    浏览量:1 | | | |

      竹子为禾本科竹亚科植物,具有鲜明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属性。竹产业是我国的优势特色产业,现已形成一个从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到出口贸易,再到竹业生态旅游的颇具潜力和活力的新兴产业,与森林食品业、花卉业、森林旅游业共同构成我国现代林业的4大朝阳产业。2021年1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2022年11月我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我国竹产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最好机遇。

      临湘市地处湖南东北边陲,素称“湘北门户”,市域总面积1 760 km2,总人口53万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江湖环绕、五线横亘”,素有“中国竹器之乡”的美誉。倚傍于长江和黄盖湖2大水系资源,长江经济带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在临湘叠合,辐射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城陵矶港航运通江达海,水运网络四通八达;武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杭瑞高速、107国道5条大通脉穿境而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为临湘市发展竹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1  临湘竹产业发展现状



    1.1  自然资源丰富

      临湘市楠竹资源丰富,地形、地貌独特,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兼而有之,水、热、光等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十分适宜楠竹生长。临湘市有林地面积为9.61万hm2,其中楠竹林面积为3.79万hm2,占林地面积的39.44%;活立木蓄积为282.69万m3,森林覆盖率56.8%,临湘周边县市150 km范围内约有13.33万hm2的楠竹林,丰富且成本低廉的竹资源,为发展竹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1.2  产业基础牢靠

      自改革开放以来,临湘市竹木加工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已成为湖南省10个林业特色产业园区之一,自2015年以来先后被授予“湖南省现代林业综合产业园”“中国竹家居用品之乡”“省级农业科技产业园”“省竹木产业双创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并形成了“三园一城两片区”的园区格局。临湘市竹产品以竹家居用品为主,拥有专利180多个,产品涉及6大系列480多个品种,其中竹床、竹摇椅和竹制烤火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5%;拥有龙头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规模企业42家、小微企业63家、从事竹木加工的个体户600多家。2023年临湘市竹产业总产值达43.9亿元,已形成了很好的产业基础。



    1.3  产业带动性强

      临湘市竹产业解决了周边2.7万人的就业,带动一产、三产相关从业人员近10万余人。其中,带动电商行业180家,日均发货量约8 000单,促成5家企业向外贸销售转型,产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临湘市精心打造了龙窖山“瑶乡竹海”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了“观竹海、游竹林、品竹宴、饮竹酒、住竹楼”的特色旅游品牌,2024年上半年龙窖山风景区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

      2  竹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1  抓住时代机遇,应对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要求,竹产业的根本特征就是绿色、低碳、可持续。随着科技进步,竹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从过去局限的“以竹代木”发展到现在“以竹代塑”“以竹代钢”“以竹代粮”“以竹代棉”“以竹代煤”“以竹降碳”“以竹固碳”和生物医药、保健美容等各个领域,竹子浑身是宝,用处几乎无所不能。发展竹产业可以弥补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型和高碳、高能耗产业带来的不足,有效应对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2.2  抓住政策机遇,应对竹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以及中国竹产协会发布的《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年)》等文件,为我国竹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确立了远景目标,《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更是细化了“以竹代塑”的发展目标与任务。2023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又明确了重点与支持方向,临湘市被列为湘北区重点发展竹产业的第1市。抓住政策机遇,积极制订具体措施,着力推动传统竹产业转型升级。



    2.3  抓住区域机遇,应对其他竹产区后来居上的挑战

      区域优势是成就临湘市竹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临湘竹林面积不及桃江县的一半,但临湘竹产业的强势发展早于桃江近20年,在交通相对落后的年代,临湘占据了天时、地利。但在交通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临湘的区位优势正在淡化,同时全国其他竹产区发展势头迅猛。例如,湖南省的桃江县、绥宁县,江西的资溪县、铜鼓县、宜丰县,湖北的赤壁市、洞山县等地在招商引资上优惠力度很大,吸引了很多优势企业投资,落地很多好项目,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态势。临湘市需要有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宽松的环境,应对竹产业企业重新布局的挑战。

      3  融合创新推动竹产业发展

      面对竹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临湘市抢抓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坚持走融合创新的竹产业发展之路。



    3.1  种植与加工融合

      临湘市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楠竹种植与改良,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市现有楠竹种植面积3.79万hm2,其中高效培育林已达到1万hm2。在发展规模化种植的同时,做好产品精深加工文章,培育和引进竹产业龙头企业和先进技术,积极推动竹产品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临湘现有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在创建企业集群和绿色园区,引导传统竹产品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湖南竹海炭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入200万元新增3条生产线,其格栅封边线、踢脚线、开槽线全面安装投入生产,产品结构已从竹炭板单一产品延伸到全屋定制、一屋同材。

      经过多年的发展,临湘市现有楠竹加工企业105家,个体加工作坊6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42家,小微企业63家;拥有专利182个,产品涉及6大系列480多个品种,其中竹床、竹摇椅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5%;形成了“林乡”“楠湘”“难得糊涂”等一批本土品牌。



    3.2  小镇与园区融合

      继续巩固划行规市成果,优化功能布局,推动“三园一城两片区”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有机结合,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临湘市在羊楼司镇打造临湘竹木产业园,建设“三园一城两片区”:竹木家居创新创业园、笋竹食品冷链物流园、竹类交易物流园,中国竹艺城,传统产品加工中洲片区、传统产品加工尖山片区。

      目前,总投资5亿元、占地14.67 hm2的竹木家居创新创业园,已建成标准化厂房13.2万m2,入驻“竹海炭生源”“大为竹业”“华楠竹业”等多家规模企业,实现满园运营;总投资1.2亿元、占地21.33 hm2的竹类交易物流园,已建成运营15万m2的竹木交易堆场及相关配套设施,入驻经营户185家;总投资1.03亿元、占地13.33 hm2的笋竹食品冷链物流园,已建成万吨级冷库2个、加工厂房及综合服务楼1.8万m2,并入驻海沣源冷链农产品有限公司;总投资3.3亿元、占地18.67 hm2的中国竹艺城己建成商铺385个,配套住房214套,在引进竹器商户的同时,引导零售、餐饮、电商等商户入驻。两片区中传统产品加工中洲片区占地13.33 hm2,传统产品加工尖山片区占地14 hm2。

      2021年羊楼司镇获评“全国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省级农业科技产业园”。2022年临湘市竹木家居产业链完成产值42.6亿元,其中竹木制品线上营业额突破10亿元,村民楠竹销售收入约2.8亿元,带动第三产业经营收入约13.6亿元。2023年全市竹产业总产值达43.9亿元。



    3.3  文化与旅游融合

      以全域旅游为契机,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元投入”的旅游投入机制,抓好内源性资源和外源性资源的整合,互通有无,联袂开发,坚持把竹元素作为鲜明地理标识,把竹文化融入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发和推广竹工艺品、竹食品、竹家居等产品,并打造一批突显竹特色的绿地游园。充分利用龙窖山、千家峒、五尖山等旅游资源,以及瑶族故里、竹器之乡等文化品牌,开发生态旅游产品,举办各种旅游主题活动,吸引游客观光休闲,精心打造龙窖山“瑶乡竹海”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了竹旅游观光林道25 km,形成了“观竹海、游竹林、品竹宴、饮竹酒、住竹楼”的特色旅游品牌,2022年龙窖山风景区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 000多万元。

      4  具体措施



    4.1  寻求产业转型突破

      一要重视“以竹代塑”政策新契机,推动竹纤维项目、竹建材项目在园区建设落地。在日用品领域,以竹制购物袋、餐具等替代塑料制品,充分减少购物、外卖场景中的塑料使用;在建筑、建材领域,使用竹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管材替代工程塑料管道。二要重视竹循环经济新发展,注重竹林生态修复与提质,促进竹资源循环利用,达到降碳减排的目的,并结合竹文化旅游、竹博馆展示等多元化发展,提升竹林产业的综合价值。三要坚持科学谋划,做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开展临湘市竹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加强与院校合作,因地制宜发展临湘竹产业。



    4.2  加强产品研发保障

      进一步优化鼓励创新、柔性引才政策,不断加大人才和技术的培育引进力度。积极对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快构建“产、学、研”一体推进机制,建立“实验室—种植基地—生产线”的无缝衔接模式,加快新兴科研成果转化,努力开发一批“高精尖”的拳头产品。与国际竹藤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发挥院校联盟作用,推进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



    4.3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要完善硬环境,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一产方面鼓励山林流转、加强林道建设,支持竹子下山机械研发;二产方面加强物流仓储、综合大楼、园区用水用电、研发营销和展示公共平台等配套建设;三产方面深化竹文旅融合,赋予产业文化特征,推进竹文化相关的艺术表演活动与竹乡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项目结合,邀请全国知名高校为当地设计和建造一批竹建筑作品。二要优化软环境,加强指导服务,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到实处。目前,企业对部门执法疲于应付,引进的企业普遍反映营商环境有欠缺,部分企业打算外迁。环保部门要认真评估竹原纤维项目的可行性,留住高资源利用、高税收的优质项目。三要完善产业链,加强延链和补链。产业链条的不完善将导致企业无法形成集群和规模效应,增加产品成本和时间消耗,不利于企业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要积极引进配套企业,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




    4.4  培养产业创新能力

      一要创新业态。一产方面加快竹林下经济建设,发展立体种植、养殖;二产方面加快向“以竹代塑”“以竹代粮”等新材料和竹建材等新型业态升级;三产方面加强竹文创基地、竹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建设竹林康养基地和竹林慢生活体验区、竹文化展示馆,结合本地竹产业、浮标(钓具)、黑茶3大特色产业,打造蕴涵区域文化的景点、民宿、餐饮等,扩大临湘竹文化的影响力。二要创新产品。在传统家居业态中规范产品质量,制订产品标准,大力研发新型智能、环保简约型家居产品系列,进一步扩大市场。三要创新平台。争取省级竹研究实验室落户临湘,由政府统一与高校合作打造研发平台;建设直播基地,举办论坛节会,打造品牌营销推广平台,创建“临湘竹器”公共品牌。



    4.5  加强行业管理力度

      一要产业增效强后劲。通过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竞争行为,有效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提高产业整体的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竹产业发展后劲。二要企业增效强实力。通过推动业态和产品升级,提高企业的研发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增强竹企业的发展实力。三要税费增效强保障。指导竹企业遵章守法经营,增强纳税意识;督促企业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内控制度,优化企业自身管理结构与模式,促使企业规范化发展;加强竹企业的税源监控,强化税务稽核,逐步增加传统竹企业税收;引进高附加值、高税收的新型企业,如竹原纤维、竹制餐具、竹集装箱底板和竹建材等新型企业。力争到2025年,竹产业纳税超过2 000万元,为竹产业发展进一步提供财政保障。

    最新中文字幕免费看影视_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电影_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