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rn class="nucpyqdm"></wxrn>

最新中文字幕免费看影视_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电影_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关于临湘市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预算(草案)编制的报告
来源:临湘市财政局   日期: 2025-01-09 09:42
浏览量:1 | | | |

目    录

  第一部分  关于临湘市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二部分  2025年临湘市政府预算相关表格

  第三部分  2025年临湘市预算重要事项解释说明

  第四部分  扶贫资金

    第一部分

关于临湘市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预算(草案)编制的

报   告

——2024年12月21日在临湘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根据预算法规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提出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财政工作简要回顾

(一)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计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情况

预计2024年完成财政收入总计72332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11140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02615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927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0000万元,调入资金40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0030万元。

预计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完成111404万元,占预算的100%,同比增加7991万元,增长7.7%(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82324万元,占预算100%,同比增加6092万元,增长8%;非税收入完成29080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同比增加1899万元,增长7%)。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情况

2024年,预计全市完成财政支出总计71712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163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922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1849万元,安排稳定调节基金164422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4年,财政收入总计723327万元,财政支出总计717129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619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6198万元,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二)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预计情况

2024年我市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项目共有3项,分别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实行收支预算统一编制,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统筹安排使用。基金预算支出按“以收定支、收支平衡、项目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安排。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情况

2024年,预计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260060万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5996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358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8264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情况

2024年,预计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235060万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70210万元,调出资金400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4850万元。

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26006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23506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25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5000万元,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三)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纳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项目包括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5项由上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上年结余32612万元,本年收入67427万元,本年支出安排52955万元,收支结余14472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7084万元。

(四)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4年11月,省核定我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80158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4464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556932万元。截止2024年11月底,政府法定债务余额为789804.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43723.3万元,专项债务546081万元。2024年实际安排财政资金6371.78万元偿还我市到期的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本金,该债务已按到期月份偿还完毕。目前我市政府债务余额、一般债务余额、专项债务余额全部在我市法定债务限额以内。

(五)2024年财政工作小结

1.在增加收入上,着力统筹各方资源。2024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按照全国两会和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推进“三个高地”建设,持续做好“十个统筹”,财政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收入质量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同时,全力配合部门单位向上争资,预计我市全年争取上级资金60.68亿元,其中转移支付资金46.12亿元,政府债券资金14.56亿元。

2.在保障机制上,着力提升资金效益今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市按照上级稳经济一揽子增量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贯彻习惯过“紧日子苦日子”要求,压减专项资金4000万元,管好用好债券资金,始终把“三保”支出放在首位,预计全年共完成“三保”支出216406万元,其中:保工资106670万元,保运转6212万元,保基本民生103524万元。教育、社会保障及就业、卫生健康等重点支出保障较好,预计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7793万元,有效落实城乡低保、居民养老兑现政策和困难人群生活补助政策;支持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社会就业。预计全年教育支出67552万元,足额保障了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校舍安全保障资金、家庭经济困难生活补助资金,全力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

3.在财政管理上,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坚持在财政管理方面持续发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加强风险防控,依法全面履行财政职能。一是加强税费精诚共治。税费精诚共治是巩固我市财源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坚决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提高针对性、有效性,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会同税务部门制定了《临湘市税费精诚共治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完善财税综合信息平台模块,对大平台数据进行分析和核对,整合涉税部门的财税综合信息资源,杜绝税收征管的“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预计全年通过平台预警可增收12552万元二是强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促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确保预算单位资金存放安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结合上级相关文件,出台了《临湘市财政局关于清理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的通知》(临财发202430着力于盘活当前已有的存量资金、规范资金存放,加强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消除资金安全隐患不断提升我市财政资金管理水平三是全面完成财政电子票据改革。为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深入推进数字化政府建设,建立科学的财政电子票据系统,实现电子票据开具、管理、传输、存储、查询、报销入账和移动缴费,打破信息技术壁垒,达到了快捷高效的便民目标。

各位代表,由于年度财政决算尚未完成,现在向大家报告的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实际执行情况相比会有一些出入,最终数据以省财政厅年终决算批复数为准。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有待加强,专项资金支出进度偏慢,导致资金闲置,政策效应未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仍需提升,一些项目前期评估论证开展不实,绩效目标设置偏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统筹管理不够到位,少数资产处置后收入未及时缴库。财会监督工作力量薄弱,职能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同时,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逐渐上升,财政预算管理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深入分析原因,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编制背景

1119日,省人民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指导意见》(湘政发〔202414号)。11月20日毛伟明省长主持召开了全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推进财政科学管理电视电话会,会议强调,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重大改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将其作为12项重点改革事项之一。具体改革内容是:一是把准“一个目标”。要通过零基预算改革,提升财政管理科学性、提升预算安排精准性,提升风险防控有效性,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二是把好“三个原则”,坚持“以零为基”、坚持“以事定钱”、坚持“以效促用”;三是把握“四个统筹”,加强专项资金统筹、加强跨层级资金统筹;加强跨部门资金统筹,加强单位资金统筹。四是把牢“五个重点”,聚焦配套制度集成,聚焦重点领域攻坚,聚焦财政审计联动,聚焦增量政策落实,聚焦财政科学管理。

(二)“零基预算改革”举措

1.坚持应保必保,保障三保和刚性支出。严格按照“三保”目录范围和标准足额安排部门单位住房公积金、公用经费、乡镇工作补贴、公务员车补,经测算,增加财政投入1460万元。

2.坚持应压尽压,减少浪费和低效支出。通过对部门单位每个申报项目进行识别论证,压减非刚需、非重点支出7000万元。

3.统筹整合资源,节约财政资金。将我市数字化平台实行统一运维,节约财政资金近1000万元。

4.鼓励编制节约,适当予以奖励。2025年起对部门单位节约全额编制的,予以奖励,按照每节约一个全额编制奖励1万元,共奖励1028万元。

5.理清供养关系,公平公正保障。严格按照编制供养范围,安排人员经费,理清全额、差额、自筹供养关系,实现全市一盘棋。

6.合并专项资金,统筹包干使用。根据单位年度专项计划结合上年度使用情况,严格核定专项资金数量下达部门单位专项控制数,由单位根据单位实际调剂使用,防止单位对应项目专项中途追加预算。

综上所述,我市2025年部门单位专项与去年相比增加1.1亿元(增加专项1.8亿元减去压减0.7亿元,实际增加1.1亿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节约编制增加1000万元,清理供养关系增加3000万元,预备费增加3000万元,绩效奖增加11000万元。

(三)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指导意见》(湘政发〔2024〕14号)文件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习惯“过紧日子”思想,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严明支出秩序,严控行政运行成本,不断提升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推动财政管理提质增效,为临湘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四)编制重点

1.坚持厉行节约,落实习惯过紧日子

将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思想,贯彻预算编制全过程,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树立风险意识,统筹发展与安全,有效防范“三保”、地方债务等风险隐患,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2.先谋事后定钱,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全面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基数”,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优先保障“三保”、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2025年部门预算除“三保”、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外,其他专项一律先取消,结合年度大事要事保障清单和财力可能,大力减压非重点非刚性非急需支出,加大重点领域保障力度。

3.兜牢风险底线,严明支出安排顺序

全面梳理我市可统筹使用的各项财力来源,严明支出预算安排顺序,按以下五级优先序安排支出预算:“三保”支出(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年度大事要事保障事项支出,部门必须开展的一般性事业发展支出,其他支出。前序支出未足额保障的,不得安排后序支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密切关注财政运行情况,加强财政库款保障水平监控,确保基层财政稳健运行。

4.加强资源统筹,合力支持事业发展

按照“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预算一个盘子”的原则,不得按内设机构固化支出结构,杜绝各管一块“自留田”现象。新增工作任务所需资金原则上通过既有专项资金解决,一般不新设专项资金。同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动态调整,能增能减。对市委、市人民政府部署的大事要事,相关部门及时提出具体任务清单和资金需求,财政部门牵头制定资金筹措方案,优先通过统筹相关领域专项资金保障,确有不足的通过新增预算保障。

5.盘活存量资金,杜绝财政资金沉淀

扩大存量资金清理范围,除中央明确要求专款专用的经费和按规定保留的财政科研经费外,部门基本支出当年结余、“三公”经费当年结余、结转一年以上的项目支出全部收回;定期清理闲置沉淀单位资金,及时缴入国库统筹使用;确有必要的,可提前收回当年度无需使用资金。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利用力度,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处置闲置资产。

6.加强绩效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推进“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绩效管理。开展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强化绩效运行监控,对存在严重问题的政策,项目暂缓或停止预算拨款,减少执行中的损失和浪费。每年人大联合审计、财政部门定期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检查,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评价结果作为政策调整、预算安排和改进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7.坚持依法依规,切实严肃财经纪律

增强部门预算主体的法治意识,严格按照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编制预算,切实规范财政管理。严禁虚列收入来源编制赤字预算,严禁虚增或违反预算管理方式上缴财政收入,严禁“三保”支出保障不及时不到位,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严禁超出财力可能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严禁铺张浪费,严禁违规出借动用国库库款,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严禁虚假化债,严禁借债付息,严格执行人大批复的法定预算。

(五)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情况

2025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176813万元,同比增加6800万元,增长4%,其中税收收入安排146570万元,同比增加5637万元,增长4%;非税收入安排30243万元,同比增加1163万元,增长4%。

分级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安排115860万元,同比增加4456万元,增长4%左右。其中地方税收收入85617万元,同比增加3293万元,增长4%左右,税收比重为73.9%。非税收入30243万元,同比增加1163万元,增长4%,非税比重为26.1%。上划中央收入安排47494万元,同比增加1826万元,增长4%。上划省级收入安排13459万元,同比增加518万元,增长4%。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449919万元,具体是:

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5860万元。

2)上级转移性收入255853万元。

返还性收入6469万元,其中:消费税增值税返还收入2985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683万元、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978万元、“营改增”等其他税收返还1823万元。

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09384万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78279万元;纳入基数结算的转移支付收入24483万元(其中结算补助2228万元、补充县区财力转移支付收入22255万元);预计省财政厅提前下达并明确使用用途的一般性转移支付106622万元(包括城乡义务教育、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医保、民政救助等)。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0000万元,均为预计省财政提前下达的2025年指标。

3)上年结余6198万元。

4)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2008万元。

5)加调入资金40000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及平衡情况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9919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5860万元、上级转移性收入255853万元、上年结余6198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2008万元、调入资金40000万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6486万元,当年可安排使用的收入总计443433万元。

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9919万元,减已明确使用用途的转移支付支出6486万元,减上级转移支付146622万元,减上年结转安排项目23198万元,当年实际可支配财力为273613万元。

当年预算收支平衡。

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情况

当年支出安排443433万元,具体按支出功能分类安排情况是:

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65778万元;

国防支出安排365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安排11351万元;

教育支出安排74202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安排29192万元;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2661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71712万元;

卫生健康支出安排24945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安排2288万元;

城乡社区支出安排23314万元;

农林水支出安排64988万元;

交通运输支出安排14955万元;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安排380万元;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安排356万元;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安排3019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安排7458万元;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0万元;

金融支出110万元;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安排2229万元;

预备费支出安排4000万元;

其他支出安排28000万元;

债务付息支出安排12110万元。

具体按支出经济分类安排情况是:

1)单位基本支出安排113968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加14388万元。具体为:

工资福利支出安排106580万元,其中:基本工资安排42750万元;津补贴或绩效工资安排31992万元;社保缴费安排15676万元;住房公积金安排7512万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安排8650万元。

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安排6807万元。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安排581万元。

2)本级项目资金支出安排159645万元。

3)预计省财政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支出146622万元。

4)上年结转继续安排项目支出23198万元。

“三保”可用财力情况:2025年我市“三保”可用财力40522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11586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5853万元,调入资金40000万元,剔除上解支出6486万元。按中央制定的范围和标准计算,我市2025年“三保”所需支出为185610万元,其中:保工资92183万元,保运转4836万元,保基本民生88591万元。2025年我市预算安排“三保支出”为204147万元,其中:保工资106580万元,保运转6808万元,保基本民生90760万元(剔除省医保补助),我市“三保”高于中央标准。

(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25年我市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项目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3项,实行收支预算统一编制,并按文件要求加大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统筹安排使用力度。基金预算支出按“以收定支、收支平衡、项目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安排。

2025年我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2206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0000万元(土地出让收入40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60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180000万元。

市本级安排政府性基金收入220600万元,加上年结余收入25000万元,加上级政府基金补助收入3500万元,减去上解支出170万元,减去调出资金35000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213930万元。具体安排情况是:

1)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安排312万元,安排住建局征收经费及部门预算支出312万元。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安排30729万元,具体支出项目是:①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15000万元;②土地开发支出10000万元;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800万元;④土地出让业务费支出1000万元,其中:自然资源局征收业务费105万元;⑤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1929万元,其中:乡村振兴战略专项786万元、垃圾渗透液处理运营费340万元、污水处理运营费495万元、公交一体化新车购置还贷款84万元、污泥处置及运输费224万元。3)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160839万元,政府隐性债务还本付息85000万元,其中:本金71000万元、利息14000万元;政府重点项目等专项75839万元。4)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支出安排3500万元,安排移民相关支出3500万元。5)债务还本、付息安排18550万元,其中: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还本支出550万元,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付息支出18000万元。

(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25年纳入我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项目包括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等2项(工伤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岳阳市级预算管理)。社会保险基金上年结余47084万元,本年收入69709万元,收入总计116793万元。本年支出安排57564万元,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59229万元。具体分项目情况是: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上年结余2189万元,本年收入43696万元,收入总计45885万元,本年支出安排4222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658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上年结余44895万元,本年收入26013万元,收入总计70908万元。本年支出安排1533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5571万元。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计划10000万元

主要是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振湘公司10000万元。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计划10000万元

1)安排政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9700万元。

2)安排龙鑫公司运营补贴30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计划10000万元,国有资经营支出计划10000万元,收支平衡。

(九)其他事项

1.预算编制情况说明。2025年我市部门预算编制基础信息采集标准时点为2024年8月31日,人员编制、工资标准以市编办和市人社局核定数为准。2025年编制部门预算的单位183个,其中:一级预算单位70个(含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二级预算单位113个。财政核定预算在职人数10858人,其中:全额人员8496人(行政1822人,事业6674人);差额人员683人;自筹人员1679人;退休人数7295人,其中:全额人员5790人,差额571人,自筹934人;离休人员7人。

2.非税收入情况说明。非税收入,按照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是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收入、罚没收入和国有资产(资源)处置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执收单位应征尽征全部缴入国库,不得隐瞒、截留、坐收坐支和挤占挪用,全部纳入预算统筹安排。二是财政未核定征收计划而实现的各项非税收入,由单位提出申请并报市政府领导研究同意后统筹安排。

3.专项资金管理说明。本级公用经费专项可由单位统筹安排用于保障单位人员和一般性支出;其他专项资金必须明确经济科目和付款对象(或具体用途),禁止调剂使用。严禁部门单位之间指标进行调剂(乡村振兴联点村、美丽乡村帮扶村除外)。对需二次分配的上级转移支付和本级安排资金,应督促相关主管部门尽快提出资金分配初步方案,严格遵循资金审批程序和权限,在规定时间内分配下达,严禁在资金未细化分配到具体项目和单位前,将指标直接下达业务主管部门。严禁“以拨作支”将本单位财政资金从国库转入财政专户或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不得以国库集中支付核算中心的名义开设实有资金账户代行财政专户职能。

4.资金审批流程说明。根据《关于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指导意见》(湘政发〔2024〕14号)文件要求,支出预算要按“五级”预算安排顺序,前序支出未足额保障的,不得安排后序支出。一是“保工资、保运转、上级转移支付项目、人员奖励项目”类资金年初预算直接下单位;二是“基本民生项目、刚性支出项目”列入预算后,据实结算,由市财政局审批;三是“其他专项”类资金,根据市政府领导确定的支出原则并结合单位实情,财政部门商单位拿出具体的支出顺序方案,报市政府领导审定。在执行过程中,已标注为必要刚性重点支出的,按月由市财政局审批,如路灯电费等;其他类资金,由单位按季度进行申报,市财政局结合财力情况,统一报市政府审批后拨付。

三、完成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聚焦稳运行,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坚持全市“一盘棋”理念,精准把握经济走势,重点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大决策,加强政策储备,打好提前量、留出冗余度,用好政策空间,着力提升宏观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保持财政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在发展中破解困难,在增长中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坚决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浮标等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强化向上对接,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梳理的《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清单》以及岳阳市委财经委梳理的《近期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清单》,全力以赴争资争项,减轻政府化债压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

(二)聚焦强统筹,着力增强重大战略财力保障。注重统筹收入与支出、统筹需要与可能、统筹当前和长远,灵活用好财政资金、资产、资源,不断提升财政平衡能力。一是持续抓收入组织调度。加强财源税源分析,科学测算2025年预期,细化任务,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科学合理、均衡入库。二是强化政策工具统筹,优化组合专项债、国债以及税费优惠、财政补助、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多种政策工具,综合施策,最大限度地提升政策调控实效。三是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把“习惯过紧日子”作为财政长期坚持的方针,严格预算支出、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把更多的财政资源腾出来,统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聚焦提质效,着力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一是提升财源培植质效。聚焦实体经济发展,落实《岳阳市财源建设提质三年行动方案》,全面实施产业财源壮大、骨干税源锻造、潜力财源提升、财源固本强基、财源培育环境优化、税费治理增效等六大工程。二是提升争资争项质效。针对过来争取到位的常规性项目、小项目多,战略性、竞争性、带动性的大项目偏少。争取到位的资金,能转化为财政统筹使用的较少,不能明显改善财政支出来源结构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指导单位加大项目包装、储备、申报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资金落地。三是提升国有“三资”运作改革质效。综合运用“用、售、租、股、融”五字诀拓展盘活领域,大力盘活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资产资本,真正让“一切资源都有可能变资产,一切资产都有可能变资本,一切资本都有可能转变用于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的理念转化为实践成果。

(四)聚焦精管理,着力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完善财政运行监测,做到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及时发现化解风险隐患,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和支持性政策措施,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逐步降低风险水平。实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前置机制,量力而行开展项目建设,严禁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脱离财力可能的项目。完善财会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坚持以“监督就是管理、监督就是服务”,督促规范财政财务管理、提升财会监督的震慑力,全面严肃财经纪律。

各位代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下,聚势提升、奋发作为,动财政事业迈出新步伐,为打造“三区四市五个新格局”贡献更多财政力量。

    第二部分  2025年临湘市政府预算相关表格

    表一:2025年临湘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

  表二:2025年临湘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表三:2025年临湘市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预算表

  表四:2025年临湘市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表

  表五:2025年临湘市专项转移支付预算表(分项目)

  表六:2025年临湘市专项转移支付预算表(分地区)

  表七: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安排表

  表八:2025年临湘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

  表九:2025年临湘市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表十:2025年临湘市政府性基金本级支出预算表

  表十一:2025年临湘市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表(分项目)

  表十二:2025年临湘市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表(分地区)

  表十三:2025年临湘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表

  表十四:2025年临湘市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表

  表十五:2025年临湘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表

  表十六:2025年临湘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表

  表十七:2025年临湘市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表十八:2025年临湘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

  表十九:2025年临湘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表(含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表二十:2025年临湘市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表二十一:2025年临湘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下转移支付表

    附件: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表.xlsx

    第三部分  2025年临湘市预算重要事项解释说明

     一、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情况

     2025年,省厅对下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255853万元,比上年增加11687万元,增长4.79%。其中:

    (一)税收返还

     税收返还6469万元,上年增加115万元,增长1.81%。其中:

     增值税税收返还2985万元;

     所得税基数返还683万元;

     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978万元;

    “营改增”等其他税收返还1823万元;

    (二)一般性转移支付

     一般性转移支付209384万元,较上年增加14572万元,增长7.48%,其中:

     1、均衡性转移支付56809万元较上年增加6857万元,增长了13.73%;

     2、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21470万元,较上年减少54万元,增长了0.25%;

     3、结算补助2228万元, 与上年持平;

     4、企事业单位划转补助1182万元,与上年持平;

     5、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27695万元,较上年增长7769万元;增长6.48%

    (三)专项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40000万元,较上年减少3000万元,下降了6.97%。专项转移支付县级未到地区,所以专项转移支付到地区为空表。

     二、举借政府债务情况

   (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

     截至202412月末省财政厅下达我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5.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4.47亿元,专项债务限额60.93亿元。截止202412月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84.2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4.37亿元,专项债务余额59.84亿元。

   (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2024年,省转贷新增债务限额14.2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0.83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3.45亿元另外结存限额0.2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结存限额0.15亿元,专项债务结存限额0.13亿元。据此,发行新增一般债券0.83亿元,结存限额一般债券0.15亿元,新增专项债券8.21亿元(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7.01亿元,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的专项债券1.2亿元)结存限额专项债券0.13亿元,置换债券5.24亿元。

    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共计7.01亿元,其中:临湘市供水工程提质改造项目1.74亿元省级农业示范园临湘市羊楼司竹木家居创新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0.67亿元临湘市职业中专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及设备添置项目0.6亿元临湘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项目0.8亿元临湘市蔬菜种植高质量示范基地建设项目1.3亿元临湘市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工程项目0.7亿元临湘市2024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0.6亿元临湘高新区滨江化工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0.6亿元,平均期限15年,平均利率2.54%。

    (三)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

    2024年累计还本付息8.456亿元,其中偿还本金6.185亿元(还款来源:一般债券再融资4.948亿元、专项债券再融资0.6 亿元、本级财力0.637 亿元:其中一般债券0.082亿元,专项债券0.555亿元),偿还利息2.271亿元(一般债券利息 0.737 亿元、专项债券利息1.534亿元)。

     三、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

    2025年绩效目标申报实现了与预算编制同申报、同审核、同批复。全市183家预算单位申报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136家预算单位申报了项目支出绩效目标,预算绩效目标申报审核工作继续引入力创会计事务所第三方服务机构进审核。

    2、加强绩效事中监控。2024年我们6个项目资金进行了重点监控,对157个项目资金进行了常规监控,至2024年底已完成100%,监控结果已应用。

    3、督促单位自评及财政重点评价

    2024年4--8月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绩效自评检查督促183家单位完成2023年自评并自行公开,对16家单位(项目)开展了重点抽查,督促4家单位整改并落实。

    4、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根据2024年度重点绩效评价报告涉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督促1家预算单位对1个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落实整改;

    5、积极配合省、市重点评价工作

    省厅对2023年度所有省级专项资金进行了绩效评价,我市涉及14项专项资金,其中现场评价4次。我股室积极协调业务股室及相关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做好申报、自评、资料收集等迎接工作,并及时完成相关资料上报。

   (二)、2025年工作打算

    1、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利用绩效管理模块增加编报绩效目标的项目和部门至所有预算单位。

    2、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和绩效跟踪监控。市本级财政和预算部门都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推动乡镇级绩效管理工作;扩大评价的项目数量和资金规模。

    3、继续开展财政支出事前评估,将绩效管理工作形成闭环管理。

    4、结果应用全面突破。所有评价结果都反馈给被评价单位,增强支出责任;实现绩效报告及评价结果在本部门范围内的全面公开,扩大向社会公开的范围,强化社会监督。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建立财政与审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协同联动机制。

    5、做好省财政厅与市财政局交办的其他日常工作。

   第四部分  乡村振兴资金

    一、2024年乡村振兴资金情况说明

    2024年安排了财政扶贫资金1560万元,用于行业帮扶资金648万元,财政专项配套资金712万元,乡村振兴专项工作经费200万元。

    2025年预算了1500万元,用于行业衔接资金400万元,财政专项配套资金840万元,乡村振兴专项工作经费260万元。以上所有资金文件都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转移支付”公开(含乡村振兴资金完整的分配方案和相关政策办法)

   二、财政扶贫资金相关政策办法

  1、临湘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临湘市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临财农[2017]22号)

  2、关于印发《湖南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湘财农〔2021〕10号)

  三、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明细

     临湘市扶贫专栏:http://www.autogome.com.cn/24733/26657/36995/39229/39233/57965/index.htm

                   http://www.autogome.com.cn/24733/26657/36995/39239/39240/index.htm